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冷秋夜的场景,以及诗人在这样的夜晚中的内心感受。
前两句"物色清秋逼,官曹静夜长"直接点明了时间和环境:深秋时节,寒意渐浓,诗人独自在官署中度过漫长的夜晚。这里的"逼"字用得很有力,让人感受到秋意来势汹汹。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夜景:"华星披夕霭"写星光穿透暮霭,"皎露洗空凉"写露珠让空气更显清凉。这两句画面感很强,把秋夜特有的清冷美感表现得很到位。"律细诗难继"说作诗的灵感难以持续,"禅心梦易忘"则写打坐时的心境容易被梦境干扰,展现了诗人在静夜中既想创作又难以专注的矛盾心理。
最后两句"依稀贪佛日,香火宿诸方"写诗人隐约怀念曾经在佛寺修行的日子,那里的香火气息似乎还留在记忆中。这透露出诗人对清净修行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秋夜景物与内心活动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在公务繁忙之余,对宁静修行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创作灵感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秋夜的静谧与诗人淡淡的思绪。
蔡肇
蔡肇(?~1119)字天启,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蔡渊子。北宋画家,能画山水人物木石,善诗文,著有《丹阳集》,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蔡肇初事王安石,见器重,又从苏轼游,声誉益显。尝与王诜、李公麟、苏轼、米芾等十六人雅集西园。在京师开封任官时,画平冈老木,余纸请李公麟画远水归雁和舟楫,早萌退隐之意。画迹有《松路仙岩图》、《山麓渔舟图》、《雪陂钟馗图》、《松下逍遥图》、《煎茶图》,著录于《绘事备考》。又《仁寿图》相传是其作品,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