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再作

一气运行于虚空,有形孰不归陶镕。
燠寒燥湿互为用,功被草木并昆虫。
胡然阳亢乃作沴,丰隆屏翳俱潜踪。
炎炎赫赫势太甚,烹煎万有何殊铜。
田畴龟坼河港断,水车不运骨挂龙。
俄惊片云变反掌,宇宙未剖犹鸿濛。
初如线溜气才应,继若瓴建声何洪。
岂徒神力能致此,意者高厚悲人穷。
丰凶由数亦匪数,厥有造化行其中。
年来五谷亦狼戾,曾孙之庾高于墉。
祇今户户叹赤立,富者恨不为耕农。
要知千人万人心,心心默与天相通。
熙熙田畯争荐喜,烹葵剥枣追豳风。
更看十月场圃筑,黄鸡白酒村村同。
但祈田祖去螟螣,愿如荆叟歌元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久旱逢甘霖的过程,展现了自然力量与人类生活的深刻联系,充满对天地造化的敬畏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开篇用"一气运行"形容自然规律支配万物,就像陶匠塑造陶器一样主宰着草木昆虫的命运。接着描写干旱的可怕景象:太阳像熔炉般炙烤大地,田地龟裂、河床干涸,连水车都闲置生锈("骨挂龙"的生动比喻)。

转折出现在"俄惊片云变反掌",突然乌云密布,雨势由细流渐成倾盆。诗人认为这不只是自然神力,更是上天悲悯人间疾苦。随后反思年成好坏看似偶然,实则蕴含自然规律("造化行其中")。

后半段展现社会矛盾:粮仓堆满("庾高于墉")却户户贫困,富人宁愿务农也不救济。但诗人相信人心与天意相通,最终描绘了雨后农家的欢乐场景:人们烹煮瓜果、庆祝丰收,期待十月粮仓满盈,村村飘香。

结尾表达朴素愿望:祈求消灭害虫,像古代荆楚老人歌颂丰年那样迎来好光景。全诗将自然现象、农耕生活、社会现实巧妙融合,体现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