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首

个个跨金毛狮子,人人骑独步象王。
文殊即是普贤,释迦倒骑佛殿。
罗汉不奈安身,普庵鼻孔辽天。
笑时只道善财痴,百一十城在这裹。
摩耶腹内造楼台,一口吸尽西江水。
试问参方知不知,灵光运用从何起。
直须坚密处安身,释迦宝殿真如理。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夸张的意象和幽默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打破常规的佛教世界,核心思想是"真正的佛性超越形式"。我来逐句解析它的妙处:

1. 开篇就用反差萌吸引眼球:金毛狮子、大象本是庄严坐骑,但"个个""人人"都在骑,就像说全班同学都开着法拉利上学,暗示这些外在形式已经泛滥成俗。

2. "文殊即是普贤"像在玩消消乐——把两位著名菩萨等同起来;"释迦倒骑佛殿"更离谱,佛祖居然像顽童一样倒着骑大殿,这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佛教的刻板印象。

3. 罗汉坐不住、普庵(高僧)鼻孔朝天,这些描写把神圣形象拉下神坛,就像给严肃的老领导画上卡通大鼻子,用幽默消解距离感。

4. "善财痴"的典故被反转——表面笑善财童子参拜53位老师太执着,实际说百城求学不如顿悟("在这裹")。就像调侃跑遍名校留学,不如想通一个道理。

5. "摩耶腹内造楼台"用释迦牟尼母亲孕中见宫殿的典故,但接下来说"一口吸尽西江水",像用吸管喝奶茶般轻松,表现佛法的包容性。

6. 最后点题:真正的修行不在表面功夫("参方"),而要像房子打地基一样,在内心最坚实处("坚密处")安住,这才是"真如理"(真理)。

全诗像一场佛教版的脱口秀,用"佛祖倒骑殿""鼻孔朝天"这种脑洞大开的画面,告诉我们:佛不是泥塑金身,不是复杂仪式,而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觉醒状态。就像现代人常说"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这首诗早就在提醒: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打破常规的勇气里。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