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阳怀古二十三首 其七 ①文选楼
朝如传舍君奕棋,南北纷纷曾几时。
萧衍老公手篡逆,佛果有灵不佑之。
同泰为奴得复失,天心不使存佳儿。
佳儿仁孝勤学问,馆开博望延宾师。
萧郎若早传贤子,江东磐石安无危。
伤哉蜡鹅等巫蛊,燕雀衔土千载悲。
台城血水呼荷荷,湘东一目何能为。
梁家寸土竟安在,书台选楼到处遗。
池扬二州既志胜,江阴亦复传下帷。
帷空犹照青宫月,书带纷披绿满墀。
楼角山茶覆如伞,劫灰烧尽生孙枝。
梁溪海虞都人士,灵光殿下高吟诗。
诗中盛称手植桧,徘徊惋愤深长思,沧桑屡易文在兹。
萧衍老公手篡逆,佛果有灵不佑之。
同泰为奴得复失,天心不使存佳儿。
佳儿仁孝勤学问,馆开博望延宾师。
萧郎若早传贤子,江东磐石安无危。
伤哉蜡鹅等巫蛊,燕雀衔土千载悲。
台城血水呼荷荷,湘东一目何能为。
梁家寸土竟安在,书台选楼到处遗。
池扬二州既志胜,江阴亦复传下帷。
帷空犹照青宫月,书带纷披绿满墀。
楼角山茶覆如伞,劫灰烧尽生孙枝。
梁溪海虞都人士,灵光殿下高吟诗。
诗中盛称手植桧,徘徊惋愤深长思,沧桑屡易文在兹。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南朝梁武帝萧衍一家的历史悲剧,表达了对权力更迭、世事无常的感慨。全诗用通俗的历史故事传递深刻哲理,语言生动形象。
核心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1. 权力游戏的讽刺(前8句) - 用"下棋"比喻朝代更替,说南北朝的政权像旅店换客人一样频繁。 - 批评梁武帝萧衍靠篡位上位,却迷信佛教,结果儿子们互相残杀,讽刺"佛祖也没保佑他"。 - 特别提到萧衍的太子萧统(昭明太子),说他本是个爱读书的仁孝之人,若能继位或可保江山稳固。
2. 历史悲剧的再现(中间8句) - 用"蜡鹅事件"(类似汉武帝时的巫蛊之祸)指萧统被谗言所害。 - 描写梁朝灭亡的惨状:血染台城、独眼皇帝(湘东王萧绎)无力回天。 - 但有意思的是,梁朝虽亡,萧统编《文选》的文化遗产却留存各地,连江阴都有他读书的遗迹。
3. 文化不灭的见证(最后7句) - 用诗意的画面展现文化传承:月光照空讲堂、绿草长满台阶、山茶树劫后重生。 - 结尾说无锡、常熟的文人们仍在梁朝遗址吟诗,特别提到他们抚摸古树时的复杂心情——王朝会灭亡,但文化永远流传。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对比手法: - 政治权力(短暂易逝)vs 文化遗产(永恒不朽) - 血腥政变("台城血水")vs 宁静书院("书带纷披") - 帝王野心("佛果有灵不佑之")vs 文人情怀("沧桑屡易文在兹")
就像用梁朝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强大的帝国终会消失,但真正的好文章、好思想会像那棵山茶树一样,烧不尽斩不断,年年发出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