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晁补之写给朋友欧阳伯和的回信,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开头两句"自笑无能与世疏,此身疑作野人居"像是在自嘲:我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和世俗社会格格不入,活得像个山野闲人。但仔细品味,这种"自嘲"其实带着几分得意——他分明是在说:我宁愿做个自在的普通人,也不愿为了功名勉强自己。
中间四句描绘了他的日常生活:虽然不能经常像富贵人家那样赏花饮酒("穿花载酒虽难得"),但披散着头发自由歌唱也很痛快("散发行歌许自如")。家里有孩子看门("赖有儿童守门户"),朋友来了可以直接到台阶前聊天("不妨宾客到阶除"),这种生活简单却充满温情。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他特意擦干净黑色的皮垫子("会须拂拭乌皮几"),准备和欧阳伯和一起著书立说("准拟虞卿共著书")。这里用战国时期虞卿弃官著书的典故,暗示他们也要像古代贤士那样,远离官场纷争,专心做学问。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把清贫的生活写得充满诗意。他没有抱怨家境普通,反而在简单生活中发现了自由的可贵。特别是"散发行歌"这个画面,活脱脱展现出一个不拘小节、乐在其中的文人形象。最后邀请朋友共同著书的约定,更让这份淡泊明志的情怀显得格外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