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元宵节前大雪初晴的奇妙景象,语言生动有趣,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雪来得突然又频繁:春节前三天已经下过一场罕见的雪,没想到年后又下起了鹅毛大雪。"奇绝"和"作团"这两个词用得特别形象,让人仿佛看到大团大团的雪花在空中打转。
中间四句把雪写得活灵活现:雪花刚停住又斜飞起来,好像在思考什么;眼看要融化却又冻住了,冷得让人受不了。这里用拟人手法,把雪花比作调皮的孩子,忽停忽飞,给寒冷的天气增添了几分趣味。诗人还突发奇想:希望这场雪能把整个世界变成银色的房屋,好陪伴天上那轮孤独的明月。
最后两句最精彩:诗人叮嘱读者要记住今年元宵节的特别景象——红灯笼、白月亮,还有皑皑白雪,三种颜色交织在一起。这个画面既热闹又纯净,红白相映成趣,把传统元宵节的热闹和雪后的宁静完美融合。
全诗妙在把常见的自然现象写得妙趣横生,通过雪花的变化、色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乐观心态。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红灯白月雪中看"的画面,既保留了节日气氛,又多了几分清新雅致,让人读来眼前一亮。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