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归雁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秋日思乡的画卷,同时暗含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寄托。
前两句写诗人回忆曾经游玩过的皇家园林(灵囿池台),如今秋风万里,思绪悠长。这里用"旧游"和"思悠悠"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雁群的形象:大雁在北方边塞(紫塞)排成整齐的队形,在霜天破晓时飞翔;它们的身影倒映在江南澄澈的秋水中。诗人说大雁嫌弃芦苇丛太浅不适合栖息,它们南飞也不是为了觅食(稻粱谋),暗示大雁有着更高远的追求。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大雁带着边关的书信(平羌指平定边疆战事),要把捷报传给皇帝(冕旒指皇冠,代指皇帝)。这里诗人借大雁传书,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关切,以及希望边疆战事平息的愿望。
全诗通过描写大雁的迁徙,巧妙地将个人怀旧之情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深远。诗人以雁喻人,既展现了对故土的思念,又寄托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是一首情景交融、寓意深远的佳作。
章懋
(1437—1522)金华府兰溪人,字德懋,号闇然子,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