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

水国凄凉住,秋宵烂熳眠。
归云犹带雨,堕月忽明船。
社稷资长算,髭须近莫年。
乱离栖不定,百口托浮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里百姓流离失所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传递出深沉的家国忧思。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诗人住在潮湿阴冷的江南水乡("水国"),秋夜漫长却只能昏沉睡去。雨后的乌云还未散尽("归云带雨"),突然从云缝中坠落的月光照亮了小船——这个忽明忽暗的画面,暗示着时局就像这月光般变幻莫测。

后四句转入直抒胸臆:国家需要长远谋划("社稷资长算"),可自己已胡须花白步入晚年。战乱中全家老小("百口"指众多家人)像浮萍般漂泊,连块稳定的田地都找不到,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随时可能被淹没的"浮田"(水中淤积的临时耕地)上。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碰撞:前四句用"烂熳眠""明船"等看似闲适的词语,反衬出更深重的苦难;后四句直接道破乱世中普通人的绝望,连老人和孩子都无处安身。这种举重若轻的写法,让战乱的残酷性更加凸显。

皇甫明子

(?—1276)宋四明人,字东生。性豪宕,常携琴、书、钓具乘布帆小舟往来江湖之上。宋末发狂,痛哭蹈海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