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景参

久自知潘令,经曾荐祢衡。
居惭薄气力,何以助声名。
松柏非无岁,盐梅会有羹。
又从沙际别,把酒候潮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送潘景参》是诗人送别友人潘景参时所作,通过几个生动的比喻和场景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慨和祝福。

1. 久自知潘令:这句说明诗人和潘景参相识已久,彼此了解很深。这里“久自知”表明了一种深厚的友谊。

2. 经曾荐祢衡:这里的“荐”是指推荐。诗人借用了祢衡的事迹,祢衡是东汉时期的一个才子,但因为性格直率而经常处于困境之中。这里用“荐”字,意指潘景参曾有过类似的境遇,不过现在应该已经有所改观。

3. 居惭薄气力,何以助声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自谦的态度。意思是自己觉得没有太多的才华和能力,不知道还能不能帮助潘景参提升声望。这里流露出一种谦逊和对朋友的关爱之情。

4. 松柏非无岁,盐梅会有羹:这两句是诗人对潘景参的鼓励与祝福。松树和柏树是长寿的象征,“非无岁”表示时间总会过去,潘景参也终会遇到好的机会。盐和梅是调味品,这里比喻品行美好,未来定有好的发展机会,能像调料一样为生活增添美味。

5. 又从沙际别,把酒候潮生:最后一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潘景参要离开了,两人在江边依依不舍地告别,一边喝酒一边等待潮水涨起。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寓意着友人未来的乘风破浪、前途无量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语言质朴却寓意深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之作。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