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无菊

佳节喜载临,藉有杯中绿。
如何篱落间,独少数枝菊。
遥遥小南城,异品应满目。
野人不好事,移送何不速。
无酒人但醒,无菊人尤俗。
我与陶渊明,事事相反覆。
俗病惟自知,客醉解留宿。
渊明祗欲眠,往往客遭逐。
黄花有时衰,一赏巳自足。
岁晏色青青,墙阴自脩竹。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述的是作者在一个重阳节没有菊花可赏的情境下的感慨。

首先,诗的前两句“佳节喜载临,藉有杯中绿。”描述了重阳节的到来,虽然没有了菊花,但人们仍然可以借助酒杯中的酒来庆祝。这里的“杯中绿”指的就是酒。

然后,“如何篱落间,独少数枝菊。”作者感到疑惑,为何在如此重要的节日里,菊花却如此稀少,只有少数几枝。这引发了作者对菊花的渴望和对节日的淡淡忧伤。

接着,“遥遥小南城,异品应满目。”作者想象遥远的南城应该有各种各样的菊花品种,应该看得满眼都是。但现实中却无法满足这个期待,更加深了作者的失落感。

然后,“野人不好事,移送何不速。”这里的“野人”指的是作者自己,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乡野之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却得不到满足。他希望有人能快点送来菊花,但现实却未能如愿。

再往后,“无酒人但醒,无菊人尤俗。”作者觉得没有酒可以让人保持清醒,而没有菊花则让人更加俗气。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菊花的热爱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我与陶渊明,事事相反覆。”作者把自己比作古代的诗人陶渊明,但觉得自己与陶渊明在对待事物上的态度常常相反。陶渊明是古代的隐逸诗人,喜欢菊花,而作者这里则是表达了对菊花的热爱和对不能得到菊花的遗憾。

然后,“俗病惟自知,客醉解留宿。”作者觉得自己世俗的烦恼只有自己知道,客人喝醉后留下来住宿也不能消除这些烦恼。这是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世俗的厌倦。

再接着,“渊明祗欲眠,往往客遭逐。”作者再次提到陶渊明,说如果像陶渊明那样只想睡觉,可能会经常被客人赶走。这是对陶渊明的调侃,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自嘲。

最后,“黄花有时衰,一赏巳自足。岁晏色青青,墙阴自脩竹。”菊花虽然有时会枯萎,但能看到一次就已经足够满足。年底的时候颜色青青,墙边的竹子也在自我修炼。这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是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即使生活中有不如意的事情,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珍惜眼前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述和对菊花的渴望,表达了作者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厌倦,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