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喜雨用郑彦章韵
四邻禾稼如云,方惊数日甘霖好。吾皇有德,老天能事,非因人祷。一夜风雷,玄云撩乱,银河倾倒。问田间消息,年年气象,更催得、秋成早。压尽东华尘土,湛冰壶、九重清晓。晴光渐放,瀛洲波定,御沟声小。绿野春回,黄扉昼静,篆烟萦绕。愿鱼羹有饭,避贤归去,向山林老。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及时雨带来的喜悦,展现了农民对丰收的期盼和官员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上阕开篇用"禾稼如云"展现庄稼长势喜人,"甘霖好"直接点出喜雨主题。接着用"吾皇有德"等句,将好雨归功于皇帝德行感动上天,而非人力祈祷所得。通过"一夜风雷""银河倾倒"等夸张描写,生动表现暴雨的磅礴气势。最后用"催得秋成早"表达对早丰收的期待。
下阕转向描写雨后景象。"压尽尘土"写出雨水洗净尘埃,"湛冰壶"比喻天空如洗。随后用瀛洲(仙境)比喻雨后清新,御沟水声渐小显示雨势减弱。"绿野春回"等句描绘雨后宁静祥和的官署场景。结尾三句是词人的心愿:希望百姓能吃饱饭,自己则想辞官归隐山林,过上闲适生活。
全词通过暴雨到天晴的过程,既赞美了自然力量,又暗含对政治清明的期许。语言生动形象,如"银河倾倒"写雨势,"篆烟萦绕"写宁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最后归隐山林的愿望,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与隐之间的矛盾心理。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