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写给朋友徐国谕的赠诗,用朴实自然的语言赞美了徐国谕的品格和才华,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友情的珍视。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赞美徐国谕的品格
前四句写徐国谕为人正直("英英直气"),注重品德修养("验操存"),勤奋好学("夜夜群书"),过着清贫但充实的田园生活("日灌园")。他三十年来远离城市喧嚣("嫩不到城三十载"),专心治学,到老仍文思敏捷("老犹落笔数千言")。
2. 用典故比喻友情
五六句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吴公赏识贾谊的才华,徐穉专程拜访陈蕃。诗人用这两个故事,谦虚地说自己不敢像吴公那样随意召唤贾谊(指徐国谕),而是像徐穉拜访陈蕃一样,怀着敬意来拜访朋友。
3. 表达欣喜之情
最后两句写诗人虽然年老才拙("衰拙"),但有幸遇到这样的盛事(指与徐国谕交往),感觉就像吉祥的德星远远照耀着自己的车驾("朱轓"),充满幸福感。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生活化的语言描写读书种田的日常,却透露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通过"三十载""数千言"等具体数字,让抽象的品质变得真实可感
- 用历史典故来比喻现实友情,既显文采又不失亲切
- 最后用"德星"比喻朋友带来的光明,温馨动人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却在平淡中见真情,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的质朴文风和深厚友谊。
赵汝腾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晚年号紫霞翁,景定二年(1261年)卒。谥忠靖。着有《庸斋集》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