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公酉家藏老高村田乐教学图

高生妙画世所知,君藏两幅尤瑰奇。
春回老柳未全绿,和气盎盎微风吹。
负暄当案谁氏子,坐以训诂传童儿。
麻鞋破穿十指露,纻衫短袖乌巾攲。
眼吻开张手捉笔,叱怒底事扬其威。
两童分争迭相挽,彼二稚子傍观窥。
一童独卧守书卷,性习已见分醇醨。
皤然老叟醉兀兀,二孙侧立犹扶持。
馀皆伶官杂村妓,插笛放鼓陈威仪。
三犬奔来吠欲齧,二人惊顾方攒眉。
伶家有子少亦黠,两手据鞍驴载之。
尊卑向背极精妙,精妙得以意思惟。
田翁丰年固取乐,又能教子勤书诗。
德泽涵濡赋敛绝,致我鼓腹咸熙熙。
画工亦画太平事,谁欲扰之生乱离。
高生高生,不独爱尔之妙笔,对此颇思三代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有趣的乡村教学图景,通过画中人物和场景的细节,展现了古代农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

诗的开头先夸赞画家高超的画技,特别提到朋友收藏的这幅《老高村田乐教学图》尤为精妙。画中春天刚来,老柳树还没完全变绿,微风和煦,营造出温暖祥和的氛围。

画面中心是一位穿着破旧(麻鞋露脚趾、短袖粗布衣)的私塾先生,正严厉地教导孩子们。他瞪着眼睛、拿着笔,似乎在训斥学生。孩子们形态各异:有两个在打架,两个在旁边看热闹,还有一个安静地躺着看书——诗人通过这个细节暗示孩子们性格已有贤愚之分。

旁边还有醉酒的老翁被孙子搀扶,乡村乐手和艺人在演奏,甚至有三只狗跑来对着人叫,两个人被吓得皱眉头。最有趣的是有个机灵的小乐手,直接骑在驴背上双手抓着鞍子,显得顽皮可爱。

诗人赞叹这幅画人物姿态生动,构图精妙。他认为画中展现了双重美好:农民们既享受丰收的快乐,又重视教育让孩子读书。在这样的理想社会中,赋税轻、百姓安居乐业,连画家记录的都是太平景象。

最后诗人直接对画家高生说话:我不仅欣赏你的画技,看着这幅画,更让我怀念上古(夏商周)那种民风淳朴的时代。整首诗通过细致描述画作,表达了作者对简单和谐、重视教育与农耕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