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怀

嗟予蓬梗身,居灶无黔突。
道路行难尽,山水看来熟。
回首望白云,老泪空盈目。
闽关告在迩,日远黄茅屋。
母衰难就养,子幼未抚育。
浩然天壤间,何以慰幽独。
乾坤会清宁,奇材秉钧轴。
于焉返衡门,归耕乃吾福。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生活困顿的中年人的内心独白。诗人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普通人在乱世中的生存困境和思乡之情。

开篇用"蓬梗身"形容自己像断根的蓬草一样漂泊无依,连做饭的灶台都没被烟熏黑(说明很少在家)。他走过无数山水,回头看家乡的白云时,只能默默流泪。这里用"白云"象征故乡,眼泪是思乡的痛苦。

中间部分更具体:福建的关口近在眼前,但离家乡的黄茅屋却越来越远。家里有年迈的母亲无法奉养,年幼的孩子不能亲自抚养。这种家庭责任无法履行的愧疚,让他在天地间感到无比孤独。

最后诗人把希望寄托在天下太平上,幻想有朝一日能遇到贤明的统治者("奇材秉钧轴"),这样他就能回到简陋的家门("衡门"),过上耕种田园的平静生活。这里的"归耕"不仅是实际愿望,更代表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全诗的魅力在于真实展现了普通人的生存困境:既要为生计奔波,又放不下对家人的牵挂;既渴望改变现状,又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渺茫的未来。诗人用"老泪空盈目""何以慰幽独"这样直击人心的句子,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无奈与辛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