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朱质

可怜年少艺多门,死后谁为酹酒尊。
笥有六书传父业,家徒四壁受人恩。
萧萧白发牵孤梦,处处丹铅积泪痕。
唯见西窗旧时日,一帘竹影自黄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长辈对早逝才子朱质的深情悼念。全诗通过四个生活片段,展现了一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坎坷的年轻人形象。

首联用"年少艺多门"突出朱质多才多艺,但"死后谁为酹酒尊"的设问,透露出诗人对这位年轻人死后无人祭奠的心痛。这里用"酹酒"这个祭奠动作,暗示朱质生前可能没有至亲后人。

第二联具体描写朱质的才学与困境。"笥有六书"指他继承了父亲的文字学问(六书即汉字六种造字方法),但"家徒四壁"又表明他家境贫寒需要接济。这两句形成强烈反差,展现才子清贫的生存状态。

第三联转换视角,写诗人自己的哀思。"萧萧白发"与"丹铅泪痕"形成画面——白发老人深夜独坐校勘书籍(丹铅是古人校书用的红笔),每处批注都沾着泪水。这里既暗示朱质可能协助过校书工作,也体现老人睹物思人的悲伤。

尾联最动人。诗人望着西窗,恍惚又看见往日景象:竹影婆娑的黄昏里,那个勤奋的年轻人还在伏案工作。"唯见"二字既写幻觉,也暗示物是人非——如今只剩竹影依旧,斯人已逝。这个日常场景的再现,让哀思更加具体可感。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笥中书""丹铅痕""西窗竹影"这些具体物件,让读者看到了一位勤奋好学的寒门才子形象,以及老人失去爱徒后难以释怀的思念。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通过日常细节传递的深沉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