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韭轩即事
五侯盘馔罗烹燔,丽歌偏称如飞轩。儒宫一亩足风雨,垣颓屋漏谁篱籓。
顽阴良夜来佳友,斗室罄悬百未有。呼僮汲水溉釜鬵,自涉东园剪新韭。
大韭数寸方吐花,小韭出土才新芽。一剪一握意未厌,笠蓑任逐飘风斜。
潇潇彻夜雨未歇,明朝肥嫩犹堪誇。火活羹调清可掬,饫肠满碗甘于肉。
人生有食饱即休,五鼎何为日仆仆。书生口腹真草草,膏梁毕世迹如扫。
借问轩中尚友谁,见说东京郭有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却充满生活情趣的书生日常,通过对比富贵人家的奢华和自家简朴的田园生活,表达了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四句用富贵人家("五侯"指权贵)的豪华宴席("盘馔罗烹燔")和精美楼阁("丽歌如飞轩")作对比,反衬自己破旧的儒生住所("垣颓屋漏"),暗示虽然物质贫乏但精神富足。
2.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了雨夜待客的温馨场景:虽然家里空空如也("斗室罄悬百未有"),但主人热情地亲自去菜园剪韭菜("自涉东园剪新韭"),不顾风雨("笠蓑任逐飘风斜")。通过"大韭吐花"、"小韭新芽"的细节,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生机。
3. 最后六句是全诗主旨:用简单的韭菜羹("火活羹调")满足口腹之欲,认为这比富贵人家的山珍海味("五鼎"指豪华饮食)更让人满足。结尾提到东汉隐士郭泰(郭有道),表明作者向往这种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
全诗用质朴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在清贫中保持精神高洁的生活智慧,传递了"知足者常乐"的朴素哲理。特别是剪韭菜、煮羹汤的生活细节描写,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