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感旧

追思往日,月皎灯寒,梅魂清冻。客散金堂,花漏一声频送。

绛雪沾衣香梦熟,绿云堆枕春愁重。回身处,似珠鲜玉脆,盈盈入捧。

更消受、吴绫弄墨,越簟迎凉。时时相共。自去江干,信断鱼笺谁贡。

闻洗铅芳新学道,禹馀琳札都成诵。待重寻,早招取,上清鸾凤。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男子对往日恋情的深情回忆,以及如今物是人非的怅惘。全词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两个时空的画面,读来既甜蜜又心酸。

上片用"月皎灯寒"的清冷画面开场,带我们回到过去:在梅花清香的冬夜,宾客散尽后,他与心上人独处的温存时刻。"绛雪沾衣"写女子衣裳沾染梅花瓣,"绿云堆枕"写她长发披散在枕上,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气息。最动人的是"回身处,似珠鲜玉脆,盈盈入捧"这句,把恋人转身时衣袂飘飘、环佩叮咚的灵动姿态,比作捧在掌心的珍珠美玉,可见爱之深切。

下片转折写现状:曾经一起写字纳凉的亲密时光已成回忆。自她离开后,连书信都断绝了。"闻洗铅芳新学道"透露女子已出家修行,连她读过的道经内容(禹馀琳札)都被人传诵,暗示时光流逝之快。结尾"待重寻"看似抱有希望,实则充满无奈——除非能飞升成仙(上清鸾凤),否则再难相见。

全词妙在将刻骨相思藏在精致物象中:沾衣的梅瓣、堆枕的青丝、弄墨的吴绫、迎凉的越簟,这些带着体温的细节,比直抒胸臆更令人动容。最后用修道成仙的想象作结,把现实的遗憾升华成永恒的怅惘,余韵悠长。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