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乘船从黄州返回江州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旅途的疲惫与归家的喜悦。
开篇"身浮一叶返湓城"用"一叶"形容小船,既显孤单又暗含漂泊感。"凌犯风涛日夜行"写出日夜兼程的艰辛,风浪中前行的画面跃然纸上。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展现心情变化:独饮闷酒时昏昏欲睡,离家越近身体却越轻快,这种反差生动表现了归心似箭。路过樊口时依稀看见岸边景色,日出时庐山紫翠交映,这些景物描写既交代行程,又以明丽色彩暗示心情好转。
结尾最妙:船停在家附近的庾公楼下,船夫指着江州城下赤红的泥土。这个细节看似平常,却饱含深意——那熟悉的红土让游子真切感受到:终于到家了。全诗以"土赤如赭"的温暖色调收尾,与开头的风涛形成强烈对比,完成从艰辛到安心的情感转变。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朴实语言道出每个游子都懂的感受:旅途再累,看见家乡熟悉景物的那一刻,疲惫都会化作欣喜。作者不直接说"我想家",而是通过身体感受、沿途风景这些具体细节,让读者自己体会那份归乡情切。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