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阴消夏图为史吏部题

炎曦灼大地,蠕蚑同烹煎。
有生奔末利,扰扰不遑安。
史君静者流,置身巢燧閒。
绿天展珍簟,桐叶生虚寒。
煮茶激清吹,拂箔回微澜。
客来戒不报,尘事莫相干。
颇亦哀老子,佳眠未渠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炎炎夏日中寻找清凉的隐士生活,通过对比世俗的忙碌和隐士的悠闲,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开头四句写夏天酷热难耐,大地像被火烤一样,连小虫子都被晒得受不了。世人为了追逐利益忙得团团转,不得安宁。这里用"蠕蚑"(小虫子)和"奔末利"(追逐利益)的意象,暗讽世人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盲目奔波。

中间六句转入对史吏部(史君)生活的描写:他像远古时代的隐士(巢燧指巢父和燧人氏,传说中最早的隐士),在绿荫下铺开凉席,梧桐叶带来阵阵凉意。煮茶时茶香随风飘散,竹帘轻拂泛起微微涟漪。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情趣,用"绿天"(浓密树荫)、"虚寒"(自然的凉意)等清新意象,营造出闲适的意境。

最后四句点明主旨:客人来访也不急着接待,世俗琐事一概不理。最幽默的是结尾——诗人调侃说史君这种生活让他很羡慕,因为自己总是睡不好觉,暗示普通人难以达到这种超然境界。这里的"哀老子"是自嘲用语,类似现在说"可怜我这个老头子"。

全诗妙在三个对比:炎热与清凉的触觉对比、忙碌与悠闲的生活对比、世俗与超脱的境界对比。通过这些反差,诗人赞美了淡泊名利的生活智慧,最后用自嘲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人在会心一笑中思考生活的真谛。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