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禅社首乐章·顺和

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
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简析

贺知章这一首有名的五律,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唐禅社首乐章·顺和的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祭祀地神的乐章,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一首赞美大地母亲、祈求国泰民安的颂歌。

全诗核心在歌颂大地包容柔顺的品德。开篇用"至哉"(多么伟大啊)直接抒发感叹,说大地像温柔的母亲(含柔德),万物都靠她生长(万物资以生)。接着用"常顺"形容大地永远顺从天道,"厚载"指大地厚重能承载万物,就像母亲怀抱孩子。"流谦"指大地谦卑低调,"变盈"是说她能调节万物盛衰,像大海容纳百川不溢出。

后半段转到人的角度:圣明的君主(圣心)能体察这些自然规律,于是虔诚地准备盛大祭祀(增广陈厥诚)。"黄祇"指地神,"僾如在"是说祭祀时仿佛能感受到神的存在。最后"泰折"是祭祀用的玉器,"咸亨"出自《易经》,意思是万物通达顺利,表达了对风调雨顺、国运昌隆的期盼。

全诗把大地人格化,用母子关系比喻自然滋养万物,再通过祭祀仪式将人与自然联系起来。语言虽简练但充满敬畏,把对土地的感恩、对神明的虔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融进了庄严的仪式感中。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