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秋怀

林薮发枯山敛眉,凛秋岂但楚臣悲。
翩翩莺燕知何往,猎猎鹰鹯正得时。
残雨晓添衣气润,新寒夜厌漏声迟。
悲风入调须频奏,妙趣惟应心自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秋天草木凋零,山林显得黯淡无光,连楚国的屈原也曾为秋天感到悲伤。这里用"枯山敛眉"的拟人手法,让山仿佛也因秋意而愁眉不展,增强了画面的凄凉感。

三四句通过对比"莺燕"和"鹰鹯"的不同命运,暗示世事变幻无常——柔弱的莺燕不知去向,而凶猛的鹰鹯却正得意。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也暗含对社会现实的隐喻:善良的人可能处境艰难,而强势者却如鱼得水。

五六句从天气变化写人的感受:清晨残留的雨气让衣衫潮湿,夜晚的新寒让人听着更漏声觉得时间过得太慢。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秋日的阴冷和人们的不适,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我宽慰:虽然秋风悲凉,但把它谱成曲调反复演奏,或许能体会其中独特的趣味。这种"妙趣"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理解,表达了诗人面对逆境时保持豁达的心态。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象征手法,将自然之秋与人生之秋融为一体,既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又传递出超然物外的智慧。诗人没有沉溺于悲伤,而是在冷寂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