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内翰范舍人①

相从一笑欢无厌,屡获新篇喜可涯。
自昔居前诮糠秕,幸容相倚愧蒹葭。
白麻诏令追三代(原校:一本注,禹玉年前方入翰林),青史文章自一家(原校:一本注,景仁脩撰又同书局)。
我亦谏垣新忝命,君恩未报发先华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两位同事(王内翰和范舍人)的答谢之作,用轻松幽默的语调表达了文人间的惺惺相惜。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1. 职场友谊的温暖(前四句) 诗人用"一起工作很开心""常读到你们的好文章"这样大白话般的句子,描写同事间互相学习、其乐融融的氛围。他自嘲像"谷壳"般能力不足,感谢对方像芦苇一样支撑自己——这里用粮食加工(糠秕)和水中植物(蒹葭)作比喻,既生动又透着谦虚。

2. 对同僚成就的赞赏(中间两句) 提到两位同事的闪光点:一位负责起草重要诏书(白麻诏令),工作堪比古代圣王时期的水准;另一位参与编修史书(青史文章),形成了独特风格。这里用"追三代""自一家"这种夸张说法,其实是职场彩虹屁的高级写法。

3. 自我激励的感慨(最后两句) 诗人突然转折:自己刚当上谏官,还没干出成绩就愁白了头。这种"头发都白了还没报答领导"的焦虑,现代打工人看了会心一笑——原来北宋公务员也怕KPI完不成。

全诗妙在把官场应酬写得像朋友聊天,既有"大佬带带我"的俏皮,又有"不能躺平要努力"的自我鞭策。那些朝廷术语(白麻、青史)被生活化的比喻冲淡,读来就像听同事饭局上的商业互吹,但比现在朋友圈的点赞真诚多了。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