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老人在江南秋夜里的愁绪,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老人长期心情不好,独自在东郊过着隐居生活。"养蒙"指不问世事,像孩童一样简单生活。中间四句用具体场景表现孤独:老人夜里睡不着,只能借酒消愁("愁夜一樽空");听见涝水边歌女的声音,看见枯枝上玩耍的孩童,别人的热闹反衬出自己的寂寞。
最后两句最动人:秋天照镜子时,老人勉强想整理自己蓬乱的头发("衰蓬"),这个细节既写实又象征——既描写衰老的外表,也暗示他试图振作却力不从心的心理。全诗通过"孤枕""空樽""枯枝""衰蓬"等意象,把晚年孤独、岁月无情的感受表达得含蓄而深刻。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