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象山凌尹汝聘

象山山下旧名疆,羡子承恩握县章。到日拥舟潮水白,行边吹马旱尘黄。

可堪奉檄人千里,正见忧民诏十行。老学平生须大展,青云高躅看腾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凌汝聘的朋友,祝贺他被任命为象山县令的作品。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期许和赞赏。

首联"象山山下旧名疆,羡子承恩握县章"直接点明主题:象山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作者羡慕朋友能获得朝廷信任掌管此地。这里用"握县章"形象地表现了友人手握官印、肩负责任的场景。

中间两联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友人赴任的情景。"到日拥舟潮水白"描绘友人乘船赴任时潮水翻涌的壮阔景象,"行边吹马旱尘黄"则刻画陆路骑马时尘土飞扬的艰辛。这两个画面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为官之路既有风光也有艰辛。

"可堪奉檄人千里,正见忧民诏十行"两句转折,说虽然要千里赴任很辛苦,但正好赶上皇帝颁布关心百姓的诏书。这里既赞美皇帝的仁政,也暗示友人要体恤民情。

尾联"老学平生须大展,青云高躅看腾骧"是全诗高潮,作者鼓励友人:你积累多年的学识现在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期待你像骏马腾空那样在仕途上取得卓越成就。"青云""腾骧"这些比喻既生动又充满力量感。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赴任场景的描绘、为官责任的强调,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理想和济世情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对朋友既羡慕又真诚祝福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清官能吏的期待。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