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送别友人李大著赴京任职时所作,通过今昔对比和真挚叮咛,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家国情怀。
前四句用强烈的今昔对比展开:首联描写昔日皇家宫殿金碧辉煌的景象,暗指过去的繁华与离别之痛;颔联笔锋一转,说如今天下太平,正适合友人施展抱负。"荡荡平平"形容世道清明,"融融洩洩"比喻政通人和的和谐氛围,用叠词强化了太平盛世的画面感。
后四句转为对友人的嘱托:颈联说朝廷将要举行重大典礼(八陛加恩),需要你这样的才子撰写重要文书;三朝编修史书的重任,也等着你去制定宏大纲领。尾联最显温情,诗人以病中少饮为借口,提醒友人别忘记巴陵(今岳阳)共饮的情谊,用"少一卮(一杯)"的遗憾,巧妙表达对再聚的期待。
全诗妙在将家国大事与私人情谊自然融合:既为友人能在太平盛世建功立业而高兴,又流露出真挚的不舍之情。特别是结尾处借酒寄情的写法,让严肃的送别诗顿时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宋代文人既心怀天下又珍视友情的立体形象。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