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余伯祥溪云阁

钟山盘礡世臣居,溪色鳞鳞照绮疏。
灯下仙人藜是杖,阁中太史竹为书。
胜因六代开林馆,会似诸儒讲石渠。
云气飘然淩欲上,汉庭谁并马相如。

现代解析

这首《题余伯祥溪云阁》描绘了一座隐士居住的山水楼阁,展现了文人雅士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全诗通过几个层次展现了这座阁楼的魅力:

1. 环境描写:开篇用"钟山盘礡"形容山势雄伟,暗示主人地位不凡;"溪色鳞鳞"描绘波光粼粼的溪水映照窗棂,画面清新雅致。

2. 人物刻画:用"灯下仙人"形容主人超凡脱俗的气质,说他用藜茎当手杖;"太史竹为书"说他在竹简上著书立说,展现文人风骨。

3. 历史韵味:提到"六代林馆"和"石渠讲学",将这座阁楼与古代文化胜地相比,暗示这里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4. 精神升华:结尾"云气飘然"既写实景又象征主人高洁品格,最后以司马相如作比,既赞美主人文采,又暗含对他出仕为官的期待。

全诗最动人的是营造出一种亦真亦幻的意境:既有真实的山溪楼阁,又有飘渺的云气仙踪;既写隐居生活,又暗含家国情怀。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典故的交织,展现了古代文人"身在江湖,心系天下"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