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

团团今夜月,偏照柳边阑。
古瓮深浮蚁,高台独舞鸾。
竹摇金缕乱,花咽露声乾。
多少穷愁客,临风两鬓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下的孤独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深沉的愁绪。

前两句"团团今夜月,偏照柳边阑"写月亮又圆又亮,却偏偏照在柳树边的栏杆上,暗示这份美好无人共赏。接着"古瓮深浮蚁,高台独舞鸾"用两个对比意象:深瓮里浮动的酒沫(古人用"浮蚁"形容酒面泡沫)和独自起舞的鸾鸟,一低一高,都透着孤寂。

五六句"竹摇金缕乱,花咽露声乾"写得特别生动:竹叶在月光下像金线般摇曳,沾露的花朵仿佛在哽咽。这里用"金缕"形容月光下的竹影,"咽"字让花朵带上了人的情感。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有多少困顿愁苦的人,站在夜风里感到两鬓生寒。诗人把个人感受扩展到了所有失意之人,让这份月夜独愁有了更普遍的意义。

全诗妙在把孤独感融入景物:圆满的月亮、摇曳的竹影、带露的花朵,这些本该美好的事物,反而衬托出人世的凄凉。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全世界都很美好,唯独我很孤独"的对比感,这种体验古今相通,很容易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