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抟霄笔

一札霜毫缀玉枝⑴,管城家世出东涯(辽东笔。)。
锋端有口能谈景,纸上无声解写诗。
免向江淹求彩管,莫学班氏弃毛锥。
赠君聊助文房用,赋就离骚寄我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送给朋友一支好笔时写的,充满了对文房雅趣的赞美和对朋友才华的期待。

前四句在夸这支笔有多好:笔头洁白如霜(霜毫),笔杆精美如玉枝,这支笔来自辽东(东涯),是制笔世家(管城)所出。笔尖锋利得像会说话(锋端有口),能描绘风景;落在纸上虽无声响,却懂得如何写诗——用拟人手法把笔写活了。

中间两句用典故表达"有这支笔就够用了":不用像江淹那样到处求彩笔(江淹曾梦见被索回彩笔),也别学班超扔掉毛笔去从军(班超曾弃笔从戎)。这两个典故既显学问,又暗含劝朋友专心文学创作的意思。

最后两句点明赠笔心意:送你这支笔助你写作(文房用),期待你用它写出《离骚》那样的佳作后寄给我看。这里用屈原《离骚》作比,既是对朋友文采的信任,也流露出对知音交流的渴望。

全诗把普通的赠笔小事写得风雅有趣,通过夸笔好、劝善用、表期待三个层次,展现了文人之间以文会友的雅致情怀。最妙的是把笔拟人化,让它"能谈景""解写诗",寻常文具顿时有了灵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