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里华阳窝辞 琴

写意兮凭声,寄无所兮夫何能陶我心。
酤我醑我兮勿充,岂其馀兮于琴。
山空兮声出(翁本作幽),溪空兮声澈。
迟有弦兮何时,溪山兮为我流水而白雪。
虎溪石兮溅溅,灵山树兮栾栾。
柏下之人已往兮,清吹毋为之轻弹。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的主题是借琴声表达内心的超脱与自由。诗人用简单自然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远离尘世、与山水共鸣的精神境界。

开篇诗人说"写意凭声"——他想通过琴声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但发现琴声也无法完全抚慰自己的心灵。这里"酤我醑我"(给我酒喝)的拒绝,暗示诗人追求的是比醉酒更高雅的精神寄托。

中间部分用"山空溪空"的重复句式,营造出空旷宁静的意境。山溪的自然声响比琴声更纯粹,诗人甚至觉得不需要琴弦,因为溪水流动的声音本身就是天然的音乐。"流水而白雪"的比喻,把水声比作白雪般纯净的音乐。

后段提到"虎溪"、"灵山"这些佛教圣地,用"溅溅"、"栾栾"这样的叠词描绘溪石和树木的生动形态。"柏下之人已往"可能暗指古代隐士,诗人以此表达对高洁品格的向往。最后"清吹毋为之轻弹"的劝诫,是说不要轻易弹奏清雅的曲调,暗示这种超脱的境界需要用心体会。

全诗通过琴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了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诗人认为最动人的音乐不在琴弦上,而在山水之间;最高雅的生活不在酒宴中,而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里。这种追求心灵自由、亲近自然的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典型体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