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斋号篇
白芷何年种,骚经旧许才。
梢花虽未睹,本草说尝开。
难见菖蒲蕊,深含豆蔻胎。
下帷香罩座,侧瓮水抽荄。
脑麝炉宵歇,芝兰客日来。
径荒他芍药,杯近此莓苔。
豚栅休教放,鸦锄促更栽。
瑞呈书带草,嗅入陇头梅。
即未堆千古,还宜砌一台。
夜深笺易者,字字拨灯裁。
梢花虽未睹,本草说尝开。
难见菖蒲蕊,深含豆蔻胎。
下帷香罩座,侧瓮水抽荄。
脑麝炉宵歇,芝兰客日来。
径荒他芍药,杯近此莓苔。
豚栅休教放,鸦锄促更栽。
瑞呈书带草,嗅入陇头梅。
即未堆千古,还宜砌一台。
夜深笺易者,字字拨灯裁。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白芷(一种香草)为主题,通过描绘它的生长环境和象征意义,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高洁情怀。
开头写白芷历史悠久,早在《楚辞》中就被赞美。虽然它的花不常见,但《本草纲目》记载了它的药用价值。接着用对比手法,说它不像菖蒲那样显眼,却像豆蔻一样内敛芬芳。
诗人把白芷比作书斋的守护者——它的香气弥漫书房,水缸边也能滋养它的根茎。夜晚炉香停歇,但芝兰(象征高洁之士)般的客人仍常来拜访。庭院里芍药无人打理,而白芷旁的莓苔却显得亲近,暗示诗人更爱这种低调的品格。
后段充满生活情趣:提醒别让猪靠近,要赶紧锄草栽种;书带草(象征文雅)和陇头梅(象征坚韧)的意象,进一步烘托白芷的高雅。最后诗人说,即便不能千古留名,也要为白芷砌一座台,深夜写诗时,一字一句都像拨亮灯芯般用心。
全诗借白芷表达了对内敛、清雅品格的追求,同时展现了文人日常的闲适与诗意。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平凡草木中的不平凡韵味。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