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月夜

薄暮行人息,角声吹已残。
城空群犬吠,明月照关山。
四望何所见,烟苍树团团。
但闻流水声,不见飞鸟还。
故园天一角,时危路间关。
避地方云始,整驾何当旋。
故人同此夕,若为怀抱宽。

现代解析

《达州月夜》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月夜下的孤独与忧思。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画面感强烈:前六句像一组电影镜头——黄昏街上行人散去,军营号角声渐渐消失,空荡荡的城里只有狗叫,月光冷冷照着山峦。四周望去,只见雾气中模糊的树影,听得见流水声却看不见归巢的鸟儿。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荒凉压抑的夜晚氛围。

2. 双重孤独:诗人用"城空""不见飞鸟还"暗示自己像失群的鸟儿一样无家可归。后六句直接吐露心声:故乡远在天边,时局动荡道路阻隔,刚逃难到新地方,不知何时能收拾行装回家。最扎心的是想到故乡亲友今夜也在望月,却无法互相安慰。

3. 无声的呐喊:全诗没有直接写战争,但"角声""时危""避地"等词透露出背景。明月、关山这些传统诗歌里代表壮美的意象,在这里反衬出人的渺小无助,形成强烈反差。

这首诗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把乱世中普通人的漂泊感写得既具体又深刻。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疲惫的身影,站在陌生城市的月光下,听着水声思念家乡,这种穿越时空的乡愁很容易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