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钦禅人游岳

雪峰不登岳,辛苦事参访。
虚空开笑口,猿鹤增悲怅。
我昔乘天风,绝顶倚藤杖。
群山如子来,万境供一望。
至今清夜梦,吟啸烟云上。
道人胆气粗,一叶吞湘浪。
欲识活祖师,告君语非妄。
绿苔裹断砖,便是南岳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叫钦禅人的僧人去游览岳山的经过,同时诗人也回忆了自己曾经攀登山顶的经历。让我们一步步来解读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雪峰不登岳,辛苦事参访。

开头两句便点明了主题:钦禅人打算去攀登岳山,但诗人却说自己未曾登过岳山,只是听说他辛苦地去参访。这里显露了诗人与钦禅人不同的经历,诗人未曾亲历,钦禅人则是亲身游历。

虚空开笑口,猿鹤增悲怅。

这两句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虚空中似乎在笑,以及猿鹤都显得悲伤的景象,表达了对钦禅人游历的感慨。这里的“虚空”可能象征着山峰之巅,而“猿鹤”则代表山间的生灵,它们的悲怅,或许反映了诗人对登山艰难的联想。

我昔乘天风,绝顶倚藤杖。

接下来两句诗人自述,表达了自己曾经以天风为伴,攀上山巅的情景,倚靠着藤杖来支撑身体。这种描述让读者感觉到山峰之高,以及攀爬的艰难。

群山如子来,万境供一望。

诗人接着描绘,群山仿佛是他的孩子们般围绕着他,而他则能俯瞰广阔的景象。这里“供一望”的“供”,可以理解为提供、呈现,诗人是在感慨自己能从山巅看到万千景象。

至今清夜梦,吟啸烟云上。

这两句意思是,即便现在不再亲临其境,但每当夜晚做梦,他还能在梦中登上山巅,吟唱着吟啸声,仿佛置身于烟云之中。这描绘了诗人对山涧美景的深深怀念和向往。

道人胆气粗,一叶吞湘浪。

接下来说说钦禅人,他的胆气很大,即使是一片叶子也能吞下湘江的波浪。这里“吞湘浪”象征着钦禅人对大自然的挑战和征服,同时也展示了他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欲识活祖师,告君语非妄。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活祖师”的敬意,这里的“活祖师”可能是指禅宗中的祖师,也可能是对钦禅人的另一种称谓。诗人告诫读者,他的话不是虚言,而是可信的。

绿苔裹断砖,便是南岳让。

最后两句描绘了禅宗祖师留下的一些痕迹,如绿苔覆盖的断砖,指的可能是南岳禅院的一块古砖。这里表达的是对禅宗历史的怀念和敬意,也暗示了禅宗文化的深远和永恒。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自己和钦禅人的经历,描绘了一幅攀登岳山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禅宗文化和自然美景的敬仰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