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其三

听倦江声别。
送行人、荻花初上,凉波如雪。
深夜小船珍重倚,灯火乱山重叠。
是隐隐、丰神关切。
试向篷窗推一扇,但江风、吹面寒芒立。
才进酒,余香烈。
大船恰照通明月。
又今宵、凄凉水调,蓉衣环席。
莫望时流知此意,比是罗衣能惜。
忘不了、晚花寒藉。
玉雪聪明千语递,到凌晨、定共茫茫笛。
还浅怨,花能说。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次江边送别的场景,情感细腻动人。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上片开头用"听倦江声别"直接点出离别主题——听惯了江水的呜咽声,却还是害怕离别时刻。接着用荻花初开、凉波如雪这些清冷的秋景,烘托出离别的氛围。深夜的小船上,灯火与重叠的山影交织,更添几分孤寂。最动人的是"试向篷窗推一扇"这个细节:推开船窗想再看一眼,却只有刺骨的江风扑面而来,这个动作把不舍之情写得特别真实。

下片转到月夜场景。大船沐浴在月光下,本该是美好的画面,却因"凄凉水调"的歌声而显得伤感。这里"蓉衣环席"的描写很特别,像是说歌女们穿着芙蓉般的衣裳围坐演唱。词人感慨知音难觅,说现在的人不懂得珍惜真挚的情谊。结尾处"晚花寒藉"的意象很美——夜里的花朵带着寒意相互依偎,就像即将分别的友人。最后预言天亮时一定会有人吹起哀怨的笛声,而这份浅浅的愁怨,或许只有花儿才能明白。

全词最打动人心的,是把离别时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通过江风、月光、灯火、笛声这些具体事物传达出来。没有直接说多么伤心,但每个景物都浸透着离愁,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不舍。特别是"才进酒,余香烈"这样短暂的温暖与"茫茫笛"的苍凉形成的对比,更显出情谊的珍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