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百舌鸟诗
烟销上路静,漏尽禁门通。
好鸟从西苑,流响入南宫。
间关既多绪,变转复无穷。
调惊时断绝,音繁有异同。
饮啄归承露,飞鸣上别风。
未避王孙弹,宁畏虎贲弓。
石渠皆学府,麟阁悉文雄。
不吝青泥印,时寻白社中⑴。
好鸟从西苑,流响入南宫。
间关既多绪,变转复无穷。
调惊时断绝,音繁有异同。
饮啄归承露,飞鸣上别风。
未避王孙弹,宁畏虎贲弓。
石渠皆学府,麟阁悉文雄。
不吝青泥印,时寻白社中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百舌鸟在宫廷中的自由歌唱,通过鸟的视角展现了权力与自由的微妙关系。
开篇用"烟销上路静"营造出清晨宫廷的宁静氛围,禁门刚开,一只美丽的鸟儿从西苑飞来,它的歌声传遍南宫。这里通过"好鸟"的意象暗示了某种美好的事物进入权力中心。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了百舌鸟的歌声变化多端,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音调丰富多变。这种对鸟鸣的细腻刻画,其实暗喻着在权力中心生存需要灵活多变的能力。鸟儿"饮啄归承露,飞鸣上别风"的优雅姿态,展现了它既享受宫廷的恩泽,又保持飞翔的自由。
最后几句点明主旨:鸟儿不惧怕王孙的弹弓和武士的弓箭,暗示真正的才华和自由精神不会被权势压制。"石渠""麟阁"这些学府文苑,反而应该珍惜这样的自由之声。末尾"青泥印"与"白社"的对比,巧妙表达了在追求功名之外,也要保持精神家园的纯净。
全诗通过一只鸟的视角,展现了在权力中心如何保持精神自由的智慧,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又不失对自由的执着追求。诗人用鸟喻人,表达了对独立人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