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晨起

碧石高成削,江流直浸园。
鸬鹚犹渚宿,鸟雀已枝喧。
北斗青天坠,东溟白日翻。
秋声起橘柚,晓色出鸡豚。
玉露凄松径,高霞落石门。
渔舟忽停棹,髣髴是桃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湖边的宁静画卷,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隐逸之趣。

开篇用"碧石高成削"形容陡峭的岩石像被刀削过一样,江水直接流进园子,展现出一幅山水相依的壮丽景象。接着通过"鸬鹚还在沙洲睡觉,鸟雀已在枝头喧闹"的对比,生动表现了清晨时分不同生物的活动状态。

中间四句用夸张的手法写景:"北斗星像要从青天坠落,东海里的太阳正在翻身",把星空和日出写得气势磅礴。随后笔锋一转,写秋天的声音来自橘柚林,晨光中可见鸡豚活动,把宏大的景象拉回到日常生活的温馨画面。

最后描写松间小径沾着凄凉的露水,高处的云霞映照着石门,突然出现的渔舟停下船桨,让人恍惚间仿佛看到了世外桃源。这个结尾巧妙地把现实景物和理想中的桃源意境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就像一部自然纪录片,从远山近水写到飞鸟游鱼,从浩瀚星空写到农家小景,最后用一个"桃源"的意象,把所有这些美好都升华成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诗中动静结合、远近交替的写法,让普通的晨景焕发出不平凡的诗意光彩。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