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韶著

恬淡无营古所难,十年闻著一儒冠。坐来门巷皆成僻,静到须眉亦带寒。

读易止寻迁善理,观心还得养生丹。西樵山色依然在,黄菊篱边倚杖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赠给吴韶著的,通过描述吴韶著的日常生活和心境,展现了一种恬淡、宁静、追求学问和生活的美好境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

1. 首句“恬淡无营古所难”,可以理解为吴韶著追求的是一种心境上的恬淡,不追求世俗的纷扰和繁华,这在古代也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2. “十年闻著一儒冠”,意味着吴韶著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儒家学问,儒冠(学者的帽子)成为了他的标志。
3. “坐来门巷皆成僻,静到须眉亦带寒”,描述的是吴韶著居住的环境很安静,几乎没有人来打扰他,静到连他的胡须和眉毛都似乎带有些许寒意,表达了他生活环境的静谧和内心的宁静。
4. “读易止寻迁善理”,指的是吴韶著研读易经,寻求的是迁善的道理,即追求更好的自我修养和品德提升。
5. “观心还得养生丹”,可以理解为通过观察自己的内心,领悟到养生的真谛,得到了养生的方法或秘诀。
6. 最后两句“西樵山色依然在,黄菊篱边倚杖看”,描绘了一个景象:吴韶著倚着拐杖,在盛开着黄菊的篱笆边,眺望着西樵山的景色。这表达了他虽然年华已老,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吴韶著的宁静生活、追求学问和内心的平和。他远离喧嚣,专注于自我修养和学问的提升,同时也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这种生活态度在古代是难能可贵的,也是现代人可以借鉴和追求的。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