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抚干仲方
皮冠翠被俯曾城,一一人民皆故里。
罪人虽在四民外,亦是官家穷赤子。
已将密荫庇龟鱼,更把閒情亲鹿家。
东日旧德宛如新,他日荣观皆倣此。
年登八十岂其难,官至三师行复尔。
都将厚福与之同,只有中庸渠未是。
却须回向澹庵翁,此是君家真性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胡抚干仲方的人物和他生活的环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生活场景和高尚品德,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的赞美之情。现在,我将从不同角度解读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的开头提到“南郡佳人胡伯始,辽鹤重来藕花里”,这里用“辽鹤重来”的典故来形容胡抚干仲方,暗示他虽经历世事变迁,但依然坚守本真,如同旧友归来。这里用到了一种历史典故,赋予了人物深刻的历史感。而“藕花里”则暗示了一种清雅的环境,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其次,诗中描述了胡抚干仲方的生活场景,“皮冠翠被俯曾城,一一人民皆故里”,这里不仅描绘了他雍容恬静的外表,还展现了他对故土和人民的深厚情感。皮冠翠被象征着他的尊贵地位,而俯视曾城(曾城是指他曾经生活的地方)则表明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深厚感情。
接下来,诗中提到“罪人虽在四民外,亦是官家穷赤子”,这里表达了对所有人的关爱之情,认为无论地位高低,都是官府所管辖的人民,人人平等。而“已将密荫庇龟鱼,更把閒情亲鹿家”则进一步说明了他乐善好施的品质,用自己庞大的荫蔽为龟鱼遮阴,还与鹿等野生动物亲近,展现了他亲近自然、和谐相处的品德。这些描述不仅揭示了他的人格魅力,也表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敬重和爱护。
再者,诗中提到“东日旧德宛如新,他日荣观皆倣此”,这里通过对比旧德与新德,表达了传承美德的重要性。尽管时光流逝,但他的高尚品德如同日出般熠熠生辉,影响着后来者。这种美德的传承与发扬,正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最后,诗中提到“年登八十岂其难,官至三师行复尔”,这句表明了诗人对胡抚干仲方年老仍能保持高尚品德的赞美。这里不仅仅是对他长寿的惊叹,更是对他保持本真、坚守品德的敬佩。同时,诗的结尾“都将厚福与之同,只有中庸渠未是。却须回向澹庵翁,此是君家真性理”则表达了对淡庵翁(即朱熹)的崇敬,认为他的真性理是值得学习的典范。诗人认为中庸之道是生活的真谛,也是胡抚干仲方品德的体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胡抚干仲方的生活场景、品德及对他人的关爱,表达了对这种高尚品质的赞美和追求。它不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正义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