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域中哀怨广场开,屈来而还第二回。
幻想更无天可问,牢愁宁有地能埋!秦瓜钩带何人种?社栎支离几日培?大冶最憎金踊跃,那容世界有奇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现实的无奈。

首先,诗人用“域中哀怨广场开”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广场上,充满了哀伤和抱怨。这里的“域中”可以理解为整个世界,“广场”则象征着人们聚集、交流的地方,暗示诗人感到孤独和无助。

“屈来而还第二回”说明诗人经历了挫折,但并未放弃,而是再次站了起来。这里的“屈”可能指的是受到的打击,“还”则表示重新开始。

接下来,“幻想更无天可问,牢愁宁有地能埋”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感到失望。他发现无论怎样幻想,也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内心的痛苦,仿佛无处可藏,无处可埋。

“秦瓜钩带何人种?社栎支离几日培?”这两句通过“秦瓜”和“社栎”两个意象,反映了诗人对于世间百态的无奈。秦瓜钩带可能是指那些看似美好却难以实现的愿望,而社栎则是象征着那些支离破碎、难以挽救的事物。

最后,“大冶最憎金踊跃,那容世界有奇材!”诗人用“大冶”比喻社会,认为社会最讨厌那些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的人。他感叹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有才华的人难以脱颖而出。

总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感慨,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渴望。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对世界的失望,让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哲理。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