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叔惠荠

君居压城根,厥产地宜荠。
呼儿乘昼暄,培壤露寒翠。
撷之登盘蔬,蔼蔚见春意。
方其下箸时,绝甘遽吾遗。
物虽美芹微,意重生刍比。
苟为势利心,千金何足贵。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送荠菜的小事,却写出了深厚的人情味和生活哲理。

前四句像拍生活短视频:你住在城墙根(说明朋友住得近),那儿特别适合长荠菜。你让孩子趁着白天暖和去松土,嫩绿的荠菜就冒出头来。简单几句话,把种菜的过程写得生动有趣,能闻到泥土的清新味。

中间四句是吃菜特写:刚摘的荠菜摆上桌,翠绿的颜色就像把春天端到了眼前。下筷子时鲜甜的滋味突然在嘴里炸开,这种惊喜就像朋友突然送来礼物。这里用"绝甘"(极致鲜甜)形容味觉冲击,用"遽遗"(突然赠送)比喻味蕾惊喜,把吃饭写得像开盲盒。

最后四句升华主题:荠菜虽然不如山珍海味金贵,但这份情谊比整头牛羊都珍贵。要是做人只认钱,再贵的礼物也换不来真心。诗人用"美芹"(好芹菜)和"生刍"(新鲜草料)的对比,悄悄吐槽那些势利眼的人。

全诗妙在三点:1.把种菜吃饭写得像看电影一样有画面感;2.用荠菜的普通反衬情谊的珍贵;3.结尾突然调转笔锋,给那些势利鬼一记白眼。就像现在朋友送你自家种的蔬菜,你觉得比米其林大餐还香,因为里面装的是真心。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