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姜总管食菜羹 其一

筠筒吹火鼎烹油,小摘朝来露已浮。
烂煮香粳供玉糁,更须春味荐猫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田园生活场景,语言生动有趣,读来仿佛能闻到饭菜香。

前两句写做饭的过程:用竹筒吹火让炉灶烧得更旺,锅里热油滋滋作响。清晨刚摘下的蔬菜还带着露水,新鲜水灵。这里"筠筒吹火"的细节特别真实,展现了农家朴素的智慧;"露已浮"三字则巧妙点出蔬菜的新鲜程度,像刚摘下来还带着清晨的活力。

后两句转到美食本身:粳米煮得软烂浓稠,变成香喷喷的粥羹。最有趣的是"猫头"这个俏皮说法,其实指的是春季的竹笋(因形似猫头而得名)。诗人说这碗粥还得配上时令春笋才够味,透露出对时令食材的讲究。

全诗妙在把日常做饭写得充满诗意:竹筒吹火是诗,带露蔬菜是诗,一锅白粥也能变成"玉糁",就连竹笋都有个可爱的别名。诗人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把农家乐事写得活色生香,让人读着读着就饿了。这种把平凡生活过出滋味的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