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兰干

出彊三载已三迁,跋履脩涂又八千。
山近迷回宁有是,铺经幸脱岂其然。
乐饥饘粥姑安命,养拙茅斋且任缘。
若也故人高义重,暂来江畔唁张骞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寄兰干》是一位古代官员在边疆任职时写给朋友的信,表达了他三年来的艰辛生活和豁达心态。

诗的前四句说:我在边疆三年已经搬了三次家,走了八千里路。有时候在山里迷路,差点回不来;经过驿站时能平安脱险真是幸运。这里用具体数字和经历,生动展现了边疆生活的奔波与危险。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自我安慰:虽然只能喝稀粥充饥,但我把这当作乐趣,安于命运;住在简陋的茅屋里,顺其自然地生活。这体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乐观精神。

最后两句是对朋友说的心里话:如果你还看重我们之间的情谊,就来江边看看我这个像张骞一样被发配边疆的人吧。这里用汉代出使西域的张骞自比,既幽默又带着一丝心酸。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明明过着艰苦的流放生活,却能用轻松的语气讲述危险,用"喝粥当乐趣"的态度面对困境。这种在逆境中保持豁达的精神,以及最后对友情的含蓄期待,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温暖坚韧的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