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九首 其七

与么文彩,甚生标格。
直下承当,迥超言默(拈疏示众)。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在讲一种超越语言、直指本心的智慧境界。

前两句"与么文彩,甚生标格"像是在说:你看这些华丽的辞藻和表面的形式(可能指佛经或讲法的文字),其实都是外在的装饰。这里的"文彩"就像我们现在的漂亮包装,"标格"则像是各种规矩框架。

后两句"直下承当,迥超言默"是核心:真正的领悟需要直接把握本质(就像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这种领悟既超越喋喋不休的解释,也超越沉默不语的回避。"直下承当"就像我们说的"秒懂","迥超言默"则像说这种理解比用语言表达或保持沉默都更高明。

最后"拈疏示众"这个动作,像是禅师拿起经书给大家看,却在暗示:经书文字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重点不是手指,而是要看月亮本身。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真正的智慧不在华丽的语言或复杂的理论中,而在当下直接的领悟。就像我们教小孩骑自行车,说再多"保持平衡"的理论,不如让他直接上车体会,突然某刻就"会了"的那种感觉。诗人用最简练的文字,点破了这个"直接体验比理论更重要"的禅理。

释玿

释玿,号石庵。历住白云寺、鼓山寺。为南岳下十七世,蒙庵思岳禅师法嗣。有《石庵玿和尚语》,收入《续古尊宿语要》卷五。事见本《语录》。今录诗四十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