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自在的乡村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满足感。
开头两句写诗人喜欢安静地呆在柴门小院里,享受乡野的悠闲情趣,有时拄着拐杖慢慢走到山丘上散步。这里用"静爱"和"野兴幽"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乡村的自然景象:深林里有野兽出没时,鸟儿会先叫起来警示;荒废的园子里虽然没人打理,泉水却依然自然流淌。土地虽然贫瘠,但人们量力而行地交税;遇到丰收年景,庄稼可以多收一些。这些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自然和谐,以及农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写即使有客人来访也不用担心招待不周,因为白酒和黄鸡这样的待客之物在乡村很容易置办。这表现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从容。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宁静美好和诗人淡泊自在的心境。诗中透露出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智慧,让读者感受到简单生活的真趣。
姚孝锡
徐州丰县人,字仲纯,号醉轩。徽宗宣和六年进士。授代州兵曹。金兵侵雁门,州将议以城降,孝锡投床大鼾,略不为意。后脱身移居五台,不仕。善治生,积粟至数万石,遇岁饥,尽出以赈贫乏,多全活。中年后,以家事付诸子,日与宾朋纵吟山水诗酒间。卒年八十三。有《鸡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