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从官场回归市井生活的真实感受,充满生活气息和人生思考。
前两句"古邑蓬池上,私居市道邻"像一张老照片,拍下了一座古老小城里的普通住宅,紧邻着热闹的街道。这里用"蓬池"这个地名暗示了环境的朴素平凡。
中间四句是生活细节的特写:主人公放弃了官粮俸禄("三釜粟"是古代官员的薪水),选择做个普通老百姓("一廛民"指普通住户)。每天的生活就是向邻居借火做饭,翻开落满灰尘的经书阅读。这些画面特别真实,就像我们看到的市井生活场景。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像是主人公的自言自语:"我到底该往哪里去?"他想找"圆神"(可能指算命先生或智者)问问人生方向。这种迷茫感现代人也能懂,就像我们遇到人生选择时也想找人指点迷津。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菜市场般的烟火气,写出了退出名利场后的真实生活
2. 通过借火、翻书这些小事,展现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3. 结尾的迷茫发问,让古代文人的形象变得特别接地气
就像现在有人放弃高薪工作去开小店,偶尔也会怀疑自己的选择,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诗的精髓所在。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