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佥事(荦)之官通潞四首 其四 (癸亥)

白马银鞍紫络缨,引弓曾傍属车行。
为郎未老单车出,射虎重过右北平。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对象是宋佥事(荦)去通潞赴任。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祝愿和赞美。让我们来逐句分析:

1. “白马银鞍紫络缨”:诗人开篇便以鲜艳的色彩描绘出送别的场景。白色的马,银制的马鞍,紫色的缰绳,画面的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宋佥事出发时的豪华气派,也透露出他即将赴任的喜悦心情。

2. “引弓曾傍属车行”:这句诗暗含了宋佥事曾经的英勇事迹。他曾在皇帝的属车旁引弓射箭,保卫皇驾。这不仅表现了宋佥事的武艺高强,也显示了他的忠诚和勇敢。

3. “为郎未老单车出”:诗人赞美宋佥事虽然身为高官,但单车出行,不摆架子,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务实精神。这里的“单车”与前面的“白马银鞍”形成对比,更显得他的品格高尚。

4. “射虎重过右北平”:右北平是古地名,这里用射虎的故事暗喻宋佥事在新的任地通潞会像射虎的英雄一样英勇有为,战胜困难,为民除害。这也表达了对宋佥事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宋佥事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他的英勇、忠诚、豪情壮志和务实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诗歌语言通俗易懂,通过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对比,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对朋友的赞扬。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