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九日重登小黑山

远山如带拱神州,两月重来话昨游。人在上方临下界,时当初夏似深秋。

葱茏树色千寻合,罨霭岚光四面浮。山圃桃花开正好,可容借榻暂淹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登上小黑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和时光的变换。

首句“远山如带拱神州”,形象地描绘了远处的山脉如同一条蜿蜒的带子环绕着神州大地,给人一种壮丽而又宁静的感觉。这里的“拱”字,形象地表现出山脉环绕的景象,仿佛自然界的守护者。

“两月重来话昨游”,说明诗人已经离开这里两个月了,现在再次回到这里,谈论起上次游览的情景。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也透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人在上方临下界”,写诗人站在较高的位置向下看,展现出一种超越凡尘的视角和心境。这里的“上方”和“下界”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空间感受,既有高度的赞美,又有对凡间生活的遥望。

“时当初夏似深秋”,通过对比初夏与深秋的景象,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眼前美景的珍惜。

“葱茏树色千寻合,罨霭岚光四面浮”,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描绘了一片郁郁葱葱、云雾缭绕的美丽景象。这里的“葱茏”形容树木繁茂,“罨霭”形容云雾弥漫,“岚光”指的是山间晨曦中的光亮,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诗意。

“山圃桃花开正好,可容借榻暂淹留”,最后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希望能暂时在这片美景中停留,享受片刻宁静。这里的“山圃”指的是山中的田园,而“暂淹留”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停留片刻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