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乡友惠诗
乃翁不遐遗,招邀至宅里。
芳馨秩俎豆,声歌列纨绮。
寿色窦庭椿,天芬郄枝桂。
皤皤七十叟,义方严教子。
大儿书满架,心惟醉经史。
金朱非所乐,饮食能知味。
篇章落咳唾,葩藻振奇丽。
月眼老增明,三读使予起。
小儿暨若孙,未遑试以艺。
具谓善吟哦,抑亦工诵记。
庭兰其在兹,芬芳殊未既。
芳馨秩俎豆,声歌列纨绮。
寿色窦庭椿,天芬郄枝桂。
皤皤七十叟,义方严教子。
大儿书满架,心惟醉经史。
金朱非所乐,饮食能知味。
篇章落咳唾,葩藻振奇丽。
月眼老增明,三读使予起。
小儿暨若孙,未遑试以艺。
具谓善吟哦,抑亦工诵记。
庭兰其在兹,芬芳殊未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七十岁老人和他的书香门第,展现了传统文人家庭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开头写老人热情好客,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家里摆着香喷喷的祭品,奏着美妙的音乐,一派高雅祥和的氛围。这里用"窦庭椿"和"郄枝桂"两个典故,暗示老人像古代贤人一样德高望重。
中间重点描写老人的大儿子:书房堆满书籍,醉心研究经典史籍。他不追求功名利禄(金朱),更注重生活的真谛。写诗作文时,随口吟咏都是锦绣华章,越老眼光越独到。读他的诗要反复品味,每次都有新收获。
最后提到小儿和孙子们虽然年纪尚小,还没机会展示才华,但已经显露出吟诗诵文的天赋。就像庭院里的兰花,芬芳才刚刚开始散发。
全诗通过家庭聚会的场景,展现了一个以读书为乐、以诗文传家的书香门第。老人教子有方,子孙各有所长,整个家庭洋溢着文化气息和高雅情趣。诗中透露出对知识学问的尊重,对精神追求的推崇,以及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