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忠庙

睢阳一死重山丘,庙食千年镇海陬。
完节在天应独付,英魂随地可同游。
萧萧落木阴风起,黯黯寒云杀气浮。
野老日来谈往事,犹疑作客过中州(以上明隆庆《潮阳县志》卷一五)。

现代解析

这首诗《双忠庙》歌颂了两位忠烈之士(可能指唐代安史之乱中死守睢阳的张巡、许远),用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传递了忠义精神的力量。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英雄以死守城的气节比山还重,死后千年仍被立庙祭祀,精神如镇海之山般永恒。这里用"镇海陬"的比喻,把抽象的精神具象化,让人感受到忠魂的磅礴气势。

中间四句用环境烘托气氛:枯叶萧萧、阴风阵阵,寒云密布中仿佛还能看到当年的肃杀之气。这些景物描写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看到当年惨烈的战场,感受到英雄们"虽死犹生"的气概。尤其"英魂随地可同游"一句,打破了生死界限,让后人能与英雄精神共鸣。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用老农闲聊的日常场景收尾。村民至今仍在谈论往事,甚至恍惚觉得英雄们只是"作客"未归。这种举重若轻的写法,把厚重的历史沉淀为民间记忆,说明忠义精神早已融入百姓生活。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把"死亡"写成"永恒"的巧妙构思——肉体虽逝,但通过庙宇祭祀、自然见证、口耳相传三种方式,英雄精神获得了永生。诗中萧瑟的景物与不朽的精神形成强烈对比,反而更凸显出忠义之气的不可磨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