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上人还归西陵

道人九月渡西陵,閒看湘云杖古藤。
六十年来三藏法,万千山里一归僧。
桑花翠薄珠林雪,莲叶香开梵井冰。
到处锡飞忘甲子,那知此地有悬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人结束修行、返回故乡的宁静画面,充满禅意与人生感悟。

开篇用"九月渡西陵"点明时节和地点,老僧人拄着古藤杖悠然看云,透露出超脱尘世的心境。"六十年"与"万千山"的对比,凸显修行岁月的漫长与归途的遥远,而"一归僧"三字则突出了修行者孤独而坚定的形象。

中间两联用优美的自然意象营造意境:桑花映着白雪的珠林,莲叶飘香的古井,这些清冷的景物既点明季节,又暗喻僧人高洁的品格。最后"锡飞忘甲子"(锡杖移动间忘记年月)的描写,生动展现了修行者超脱时间的心境,而意外发现的"悬灯"则暗示佛法光明的永恒存在。

全诗通过简练的语言、鲜明的画面,传递出修行者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以及回归本真时的宁静喜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岁月沉淀后,依然保持初心的纯粹,让读者感受到超越时空的生命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