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厌倦官场喧嚣的人,在后池边与杨柳静静相处的场景。
前两句直白地表达了作者的心境:有客人来访时别怪我不热情,实在是因为听腻了那些官场上的吵闹奉承。这里的"俗吏"指那些庸俗的官员,"喧哗"既是写实也是比喻,代表着令人烦躁的官场应酬。
后两句笔锋一转,把目光投向池塘边的杨柳。作者用拟人手法说杨柳有"眼睛",每次与它对视,都能看到新长出的青翠柳叶。"一回相对一回青"这个细节特别生动,既写出了春天柳树不断生长的自然现象,更暗含深意:与官场的虚伪相比,大自然的真诚变化更让人感动。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用杨柳的"青"来反衬人心的"寡"。官场让人心灰意冷,但自然界的生机却能重新唤醒内心的感动。这种对比手法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简单自然的景物反而最能抚慰心灵。
祖无择
( 1011—1084)蔡州上蔡人,初名焕斗,字择之。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